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年9月3日下午,由中国皮革协会主办,中国皮革协会制革专业委员会、《北京皮革》杂志、中国皮革网承办的2025国际制革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白俄罗斯消费者协会主席Korotkevich Inesa Leonidovna,白俄罗斯共和国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康斯坦丁·哈劳科、驻上海总领事馆代理总领事奥尔加·克里维茨,以及来自国际组织、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相关机构,国内外知名品牌商、制造商和企业家、媒体代表等100多人出席论坛。论坛由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陈占光主持。本次论坛进行线上直播,近3000人观看了直播。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革故鼎新 和合共生”,邀请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黄彦杰、美国原皮皮革委员会副主席Jane Li、巴西制革工业中心巴西皮革项目经理Letícia Luft、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美国分部牛肉与皮革供应链高级主管Fernando Bellese、巴基斯坦制革协会前主席、2024-2026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Kamran Habib 5位专业人士,分析中国、美国、巴西、巴基斯坦皮革业的发展情况和皮革业可持续发展,交流互鉴,共同促进皮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李玉中在致辞时表示,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世界皮革产业链与供应链加速重构。在此背景下,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科技创新、践行可持续发展,不仅是行业应对挑战的关键之举,更是开创未来的必由之路。他从协同融合、科技赋能、绿色革新三个方面,分享了中国皮革行业的思考与实践。他表示,皮革行业是高度全球化的产业,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挑战、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皮革行业与国际同行加强技术交流和市场融合,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皮革资源的高效配置,也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皮革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发展形态,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新模式正在推动中国皮革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已成为全球皮革行业的共识和发展方向,中国的制革企业不断深化绿色转型与可持续供应链建设,提升产业竞争力。
陈占光主持论坛
黄彦杰作《中国皮革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发展展望》演讲,分析了2024年和2025年1—6月中国皮革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展望了未来发展。2024年全行业重点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700多亿元,同比增长3.1%;利润总额约470亿元,同比增长3.6%;出口总额929.0亿美元,同比下降4.1%;进口总额173.0亿美元,同比下降2.3%。总体运行平稳但压力显著。2025年1-6月,行业重点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4100多亿元,同比下降0.8%;实现利润总额160.亿元,同比下降10.9%;出口总额432.3亿美元,同比下降7.8%;进口总额75.3亿美元,同比下降13.6%。行业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他表示,尽管国内、外市场持续承压,行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但也存在诸多发展机遇。一是宏观层面支撑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者信心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将得到有效释放。二是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转型升级,当前,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等新的生产模式在加快形成,将为皮革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发展空间。三是新消费理念带来产业发展新机遇,新消费群体的不断崛起,运动、国潮、绿色等成为新消费增长点,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持续激发市场活力。这些都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他希望全行业坚守绿色初心,将环保标准转化为竞争优势;积极拥抱数智革命,用数字化提升全要素效率;重塑品牌价值,让中国设计赢得世界尊重。
Jane Li 介绍美国原料皮供应及产业发展情况。她介绍了美国原皮皮革委员的主要工作以及开展关税磋商有关情况,表示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中的20%价值来源于美国可申请关税减免。她分析了美国牛和牛肉业的供应、消费、价格及生皮出口情况,美国生皮90%出口全球,每年出口额近10亿美元。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上半年美国出口中国的原皮较上年同期下降超过一半,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原皮供应国。她还分享了美国原皮皮革委员会为推广真皮所做的努力,特别介绍了“真皮真自我”设计大赛的影响力。
Letícia Luft作《巴西皮革行业概况介绍》,她介绍了巴西皮革业的布局情况,巴西拥有全球最大的商业牛群,年产4000万张牛皮,其中70%用于出口,出口皮革中的78.6%出口至家具和汽车行业;每年出口到70多个国家,中国(包括香港)是巴西皮革出口第一目的地,2024年出口到中国(包括香港)的占其皮革总出口额的33.8%,占其总出口面积的45.6%。她还介绍了巴西对“皮革”的监管,在巴西只有由动物皮制成的产品才能被称为“皮革”,合成皮革与环保皮革等用语是被禁止的。
Fernando Bellese作《构建具有韧性与可持续性的供应链:从承诺到落地》的演讲。他强调了森林的重要性,分析了森林砍伐对经济与环境的影响,通过案例警示皮革行业的环境声誉风险,分析了气候、森林砍伐与皮革的关系,提出了皮革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就是要提高透明度,构建全球牛肉与皮革可追溯性框架。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创立 “无毁林皮革基金”, 号召供应链企业加强协作,共同为森林和皮革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Kamran Habib作《巴基斯坦皮革行业情况》介绍,分享了巴基斯坦皮革行业发展历程,从皮革行业可持续性、动物权利与生物降解性、皮革生产中的可追溯性等方面介绍了巴基斯坦皮革业的发展现状和取得的成绩。他分析了巴基斯坦皮革业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愿景,注重循环经济原则、着力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强化巴基斯坦在全球皮革行业出口中的地位。
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与白俄罗斯消费者协会合作备忘录签署仪式,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李玉中和白俄罗斯消费者协会主席Korotkevich Inesa Leonidovna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两国在皮革产业领域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即将开启新的篇章,也是中白两国友谊的见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皮革行业也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面对全球市场的复杂多变和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加强合作、交流成果、实现共赢成为了各国皮革行业的共同选择。本次论坛的举办,将促进全球皮革行业持续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文:樊永红
图:中皮协
审核:周富春
编辑发布:潘飞